在正常的情况下,射精是受精囊分泌的凝固酶作用射出体外的,凝固酶具有一定的凝聚性,作用防止精液流出阴道,在前列腺分泌的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而液化,维蛋白溶解酶帮助精子摆脱冻状下的束缚,为进入宫颈、阴道、输卵管做好准备。
认识精液在射出之后半个小时仍然不能液化,或者只有部分液化,这种情况就是精液不液化。它是比较常见的现象,对精子的正常活动有影响。使精子难以到达卵子排出的地方,不能正常受精,因此也就无法使女性怀孕。这种情况,患者没有异常的感觉,男性的性快感、射精过程也没有异常表现。
精液在男性生殖道内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,但从阴茎口射出后,精浆成分中一种由精囊腺产生的凝固因子发挥作用,使精液处于凝固状态,变成了胶冻状乳白色物质。如果精液不液化,就易造成男性不育。
精液不液化致不育的原因是什么?
在精液凝固状态下,精子活动力也受到明显的限制。大约过了5~10分钟,至多20分钟左右,精浆中另一种由前列腺产生的液化因子随即发生作用,自动液化使精浆变成稀薄流动的液体。于是,内中的精子不再受黏稠状态的羁绊——且有足够的能量穿透宫颈粘液,开始变得活跃并向生殖道深处挺进,终于有可能到达输卵管与卵子相遇。由此可见,万一精液不发生正常的液化现象,精子就会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,此即所谓精液不液化性不育。在正常情况下,人的精液排出体外约15~20分钟即开始液化,如果超过30~60分钟仍不能液化者,称为精液不液化及精液液化迟缓,习惯上统称为精液不液化。
精液的凝集—液化过程与酶的催化密切相关。精囊腺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样物质构成了“凝固因子”的基质,而前列腺分泌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参与了液化过程。如果这些附属性腺感染或其他病变,就会导致酶系统失调。当前列腺发生炎症时,由于蛋白水解酶的缺乏,使得一些患者的精液不液化,或者液化不好,黏稠度太高,造成不育。有人作过统计,因精液不液化而致男性不育症的发生率一般为7%~9%左右;而在男性精液异常所引起的不育中,精液不液化占30%~40%。90%的精液不液化者患有前列腺炎;而前列腺炎患者精液不液化者约占12%。